脈搏血氧儀是一種重要的醫療設備,主要用于無創方式測量血氧飽和度或動脈血紅蛋白飽和度,同時也能夠檢測動脈脈動以計算并告知病人的心率。其工作原理基于動脈搏動期間光吸收量的變化。設備分別使用位于可見紅光光譜(660納米)和紅外光譜(940納米)的兩個光源交替照射被測試區(一般為指尖或耳垂)。在這些脈動期間所吸收的光量與血液中的氧含量有關。微處理器計算所吸收的這兩種光譜的比率,并將結果與存在存儲器里的飽和度數值表進行比較,從而得出血氧飽和度。
脈搏血氧儀的操作需遵循規范步驟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。以下是詳細的操作注意事項:
一、操作前準備
檢查設備狀態
確認血氧儀電量充足或電源連接正常。
檢查探頭(如指夾式、貼片式等)是否清潔、無損壞,導線是否完好。
若為指夾式探頭,需檢查彈簧片是否正常回彈。
患者準備
保持患者手指(或探頭接觸部位)溫暖,避免因低溫導致血管收縮影響測量。
清潔患者指甲表面,去除指甲油、污垢或灰指甲,以免干擾光線透過。
避免在強光直射或熒光燈環境下使用,可能影響測量精度。
二、正確佩戴探頭
指夾式探頭
將探頭固定在患者食指、中指或無名指(優先選擇薄皮、無色素沉著的手指)。
確保探頭與指甲垂直,光線發射端對準指甲根部,避免漏光。
調整松緊度,以能插入一根紙巾為宜(過松易滑落,過緊影響血流)。
貼片式/軟墊式探頭
適用于嬰幼兒、老人或指甲異常者,將探頭貼于額頭、耳垂或手掌處。
確保探頭與皮膚緊密貼合,避免空氣進入。
其他類型探頭
腳趾探頭、耳垂探頭等需根據設備說明選擇合適部位。
三、測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保持靜止
測量時患者需保持安靜,避免肢體晃動或說話,以免影響脈搏信號檢測。
避免外界干擾
關閉周圍強光源(如手術燈、陽光直射),避免探頭受外界光線干擾。
若使用無線血氧儀,需遠離電磁干擾設備(如手機、微波爐)。
監測時間
連續監測時間不宜過長(指夾式探頭建議每次≤2小時),避免局部壓迫導致血液循環障礙。
四、數據解讀與記錄
正常值范圍
血氧飽和度(SpO?):正常值為95%~100%,低于90%為低氧血癥。
脈搏率(PR):正常值為60~100次/分鐘,超出范圍可能提示心律失常或緊張狀態。
異常情況處理
若SpO?持續低于90%,需檢查探頭位置、患者呼吸狀態,必要時進行動脈血氣分析。
若脈搏率異常(過快或過慢),需結合心電圖進一步評估。
數據記錄
記錄測量時間、SpO?值、脈搏率及患者狀態(如活動、吸氧等),便于后續分析。
五、操作后處理
關閉設備
移除探頭,關閉血氧儀電源(或斷開無線連接)。
若為一次性探頭,按醫療廢物處理;可重復使用探頭需消毒后備用。
患者護理
檢查患者手指或探頭接觸部位有無壓痕、紅腫,必要時按摩緩解。
長期監測者需定期更換探頭位置,避免局部皮膚損傷。